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 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在深召开

作者:scbb   时间:2013-12-06 11:27:33    点击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一五”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于2013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管理工作组主办,威廉英语app深圳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领导,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管理工作组相关人员,来自全国各高校、各科研单位的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等百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交流会的开幕式于12月4日在麒麟山庄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副主任陈拥军主持了开幕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威廉英语app张礼和院士分别致辞。
姚建年院士总体概述了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和发展情况。他表示,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领域或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加强若干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参与,参与今年重大研究计划中期评估的6个重大研究计划中,有两个计划被评估为优秀。“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是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较好的研究计划,紧密围绕“化学小分子探针”和“信号转导过程”这两个限定性要求开展研究,目前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现已到“临门一脚”的阶段。他指出,各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要做好项目的收尾工作,再接再厉,踢好这“临门一脚”。
张礼和院士在开幕式中谈到,“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采取的是“5+3”的方式,前5年主要是铺摊子,后3年将着重集成,现在集成项目还有2年时间。张院士进一步表达了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要求,他说,项目的成功不在于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而在于做出可以和世界同行竞争,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工作。重大研究计划要注重交叉性、创新性和有限目标,要体现出用“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和解析“信号转导过程”。“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要有始有终,我们已经有了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要突出集成项目的亮点,重大研究计划的顺利实施将为化员工物学再次取得重大支持,为化员工物学项目的申请、延续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将关系到我国化员工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随后,陈拥军主任在总结了两位嘉宾的发言后宣布了会议的正式开幕。
本次交流会为期两天,收集了2010-2012年度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包括2010年15项培育项目和2012年度6项集成项目)的主要研究进展摘要以及2007-2009年资助项目的摘要。与会负责人及骨干成员代表有威廉英语app叶新山教授、南京大学姚祝军教授、武汉大学周翔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国强教授、中山大学黄志纾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旭研究院等。
会议共设33场口头报告,由2012年度资助的集成项目的负责人和骨干成员通过PPT和口头汇报进行展示。报告内容涉及细胞中若干糖链介导的识别过程的调控、化学小分子探针引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研究、基于配体调控的核酸相关信号通路研究、基于小分子探针的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针对信号转导过程研究的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基于小分子探针的糖脂代谢调控机理研究等方面。此外,会议还展出了近20余份墙报。
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各科研单位的专家组专家及项目负责人对“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共同交流和相互切磋,专家组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总结。